产品展示

陕西轮胎巨头被罚65万!

来源:九州登录入口    发布时间:2025-08-09 18:41:11 021-64096188
产品详情

  近日,一则来自咸阳市生态环境局的行政处罚决定书,将国内轮胎行业巨头——陕西延长石油西北橡胶有限责任公司(下称“西北橡胶”)推至舆论风口。因核心生产工序污染物持续超标6小时,这家拥有军工背景、位列“世界轮胎75强”的行业翘楚被处以65万元罚款并责令整改。这并非其首次环保违规,屡罚屡犯的标签,让这家“百年企业”的绿色转型之路蒙上阴影,也为整个高排放行业敲响了合规经营的沉重警钟。

  根据陕D高新环罚〔2025〕2号行政处罚决定书,西北橡胶的违反相关规定的行为清晰而具体。其橡胶制品分公司的核心“搅拌工序”,在生产的全部过程中,关键污染物“非甲烷总烃”的自动监测数据实测浓度,持续超标长达6个小时。

  “非甲烷总烃”是橡胶、化工等行业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主要成分,是形成臭氧和PM2.5的重要前体物,也是国家大气污染治理的重点监控对象。该行为被监管部门明确认定为“超过许可排放浓度排放污染物类案”,直接违反了《排污许可管理条例》的核心要求。

  尽管65万元的罚款对于一家年营收超20亿元的企业而言,数字上或许不痛不痒,但处罚的指向性极强——直指其生产流程的环保控制漏洞,这无疑是对其内部管理和环保意识的一次公开拷问。

  此次环保违规事件之所以引发广泛关注,源于西北橡胶显赫的行业地位与屡次违反相关规定的行为之间形成的巨大反差。

  历史底蕴深厚:西北橡胶的前身是始建于1959年的西北橡胶总厂,是国家“二五”期间的重点项目,长期肩负着为我国国防军工配套的重任,是名副其实的“共和国橡胶工业的长子”。

  行业地位显赫:作为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旗下的二级板块公司,西北橡胶已发展成为集天然胶加工、子午线轮胎、橡胶制品研发制造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公司集团。其轮胎年产能高达700万条,成功跻身“世界轮胎75强”和“中国化工企业500强”,旗下“双西”品牌更是中国驰名商标。

  市场表现强劲:就在不久前,公司还公布了2024年的亮眼成绩单:轮胎产销双破720万条,营收达21.5亿元,均创历史上最新的记录。并雄心勃勃地提出2025年轮胎产销确保850万条、力争900万条的宏大目标。

  2022年:被中央环保督察组点名批评,指出其密炼车间废气收集装置长期不完善,无组织排放严重。

  “屡罚屡犯”,已成为这家行业巨头撕不掉的标签,严重削弱了其作为行业龙头的示范效应。

  在国家“双碳”战略和环保法规日益严苛的大背景下,西北橡胶的案例具有深刻的警示意义。它暴露出部分传统制造业企业在绿色转型过程中面临的深层困境:

  战略与执行的脱节:西北橡胶在公开战略中多次强调“绿色转型”,致力于打造“国内一流特色突出的全产业链橡胶公司”。然而,从中央督察组点名到地方环保局处罚,一系列事件表明,其环保理念未能有效渗透到生产一线,战略口号与实际执行之间有巨大鸿沟。

  历史包袱与技改压力:作为一家拥有悠久历史的老牌企业,其部分生产设施和工艺流程有几率存在历史遗留问题。面对日益严格的环保标准,进行全方位、高成本的环保技术改造,无疑是一项艰巨的挑战。但这并不能成为违规排放的借口。

  侥幸心理与合规意识淡薄:在“罚单”不断的情况下依然违规,反映出企业内部有几率存在侥幸心理,未能将环保合规真正视为不可逾越的“生命线”,而是将其视为可以权衡利弊的“成本项”。

  65万元的罚单,对西北橡胶而言,或许只是账目上的一个数字。但其带来的声誉损失、品牌信任度下滑以及潜在的监管压力,远非金钱所能衡量。这记警钟,不仅是为西北橡胶而鸣,更是为整个橡胶、轮胎乃至所有高排放的传统制造业而鸣。

  在环保法规日益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硬约束”的今天,任何历史光环、规模优势或市场业绩,都不能成为触碰环保红线的“护身符”。对于西北橡胶而言,若想真正的完成其“做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强,令人尊敬的百年橡胶企业”的宏伟愿景,就必须从根本上正视问题,将环保合规从“被动应对”转变为“主动作为”,将绿色转型的承诺真正落实到每一个阀门、每一条管道、每一组数据上。

  否则,刺鼻的橡胶味不仅会污染空气,更会侵蚀其百年基业的根基。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


上一篇:炭黑经销商为塑胶橡胶和墨水等工业提供黑色颜料的重要角色 下一篇:安德门颐居G79项目-南京(安德门颐居G79项目)首页网站-2025最新房价+户型图+小区环境+配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