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31日,2025中国高品质美酒出口展暨中国(广州)国际名酒展览会期间,备受行业瞩目的酒业数电科技C化逆势增长论坛(商业模式逆势蝶变)在广州保利世贸博览馆隆重召开。论坛由黑格咨询与科通国际展览联合举行,以“酒业数电科技C化逆势增长”为主题,聚焦商业模式的逆势蝶变,旨在为酒企提供应对市场变化、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新思路和新方法。广州米多科技市场总监林德燊发表了一篇《场景化数字化营销助业绩增长》的主题演讲。
演讲一开始,林德燊就直接表明自己的观点:中国快消市场已进入“存量博弈深水区”,一边是“消费升级”,消费者越来越看重品质、体验和情绪价值;另一边是“经济通缩”,大家花钱更谨慎,对价格更敏感。这两种趋势叠加,让“需求分化”慢慢的变明显。
更关键的是,消费者已经“全面在线”了,但很多企业还“没跟上”。现在的消费者,要的是“所见即所得”:刷短视频看到一款饮料,可能下一秒就想在附近门店买到;在社群里看到朋友推荐的零食,希望马上能领到优惠券。但很多企业线上和线下还是“两张皮”,线下门店不知道线上用户的偏好,线上平台也没法引导用户到店体验。
还有一个变化不得已提:营销的逻辑正在从“人找货”变成“货找人”。以前品牌靠商圈地段、货架陈列、线下促销就能吸引客户。但现在呢?消费者的购物路径完全变了:他们可能在刷B站的时候被一款新品种草,在微信群里看到拼团活动就下单,进而选择“到店自提”或者“快递到家”。这时候,“场景”比“地段”重要,“3K驱动”(KOC口碑、KOL推荐、KOS专业背书)比“货架陈列”有效。如果还守着传统的营销模式,就像拿着旧地图找新地址,注定会迷路。
而最核心的挑战,是“深度分销”正在失灵。过去,品牌靠经销商层层铺货,把产品压到终端,就算完成了“销售”;但现在,这种模式没法实现“厂商店一体化控盘”,更没法做到“全链路共享式分润”。与此同时,“全域粉销”又基本缺失:现在的消费者越来越注重“悦己”,他们买的不只是产品,更是情绪价值,但很多品牌还在靠“硬广”拉销量,没真正把用户变成“粉丝”。
面对国内快消市场的这种情况,林德燊认为,泸州老窖的案例,堪称快消行业的“转型范本”,值得每一个快消人借鉴。
2015-2021年是“信息化时代”,他们先做产品追溯、建灯塔工厂,把内部的“基本功”练扎实;
2022-2023年是“营销数字化元年”,开始试点“五码合一”,搞“门店开箱有礼”“bC双向红包”,这时候已经能连接40万+有效扫码终端;
2024年是“攻坚年”,全面上线“五码合一”,搞“双百工程”,用“开瓶率”决定配额。数据表明,泸州老窖2024年前三季度销售毛利率达到86.97%,有扫码终端突破100万+,全部的产品都实现了顺价销售;
2025年,他们要做的是“控盘分利”,通过数字化模型推动“五大改革”,真正的完成“数智泸州老窖”。
第一,“一把手工程”,决心要大。数字化转型不是营销部门一个人的事,需要企业最高层拍板、统筹。泸州老窖从一开始就明确,数字化是“战略级任务”,从资源投入到组织调整,都给到了最大支持。这一点,对快消企业尤其重要,没有高层的决心,数字化很容易变成“表面文章”。
第二,“五码合一”,基础要牢。泸州老窖给每一层包装都赋予了“数字身份证”:垛码管仓储物流,箱外码管追溯,箱内码管动销,盖外码管物流,盖内码管防伪和营销。通过这五个码,泸州老窖打通了从工厂到消费的人的全链路。工厂知道产品发到了哪个经销商,经销商知道产品卖到了哪个终端,终端知道消费者是谁,消费者扫码能领福利,品牌还能防窜货、控价格。这就像给企业装了“神经网络”,数据能在全链路顺畅流动。
第三,“以用户为中心”,方向要对。泸州老窖早期也有“柒泉模式”的困境,后来通过数字化,从“以渠道为中心”转向“以用户为中心”。不再只关注“把货卖给经销商”,而是关注“消费者有没有开瓶”“终端有没有动销”。比如,他们搞“BbC关联返利”:消费者开瓶扫码,终端和经销商能拿到返利;如果产品窜货了,扫码就没有返利。这样一来,经销商就没了窜货的动力,终端也愿意主动推荐产品,形成了“厂商店共赢”的生态。
林德燊表示,机会就藏在三个“失速点”里,只要我们能把它们转化为“破局点”,就能穿越经济周期。
第一个机会:经济下行期,“价值消费”是破局点。现在消费者花钱更谨慎,但不是不花钱了,而是更看重“性价比”和“价值感”。他们愿意为高品质、强体验、有情感共鸣的产品买单。这时候,“高端化”就是一个重要方向。消费者“以品类思考,以品牌表达”,我们只要能在新的品类赛道里抢占先机,就能跳出内卷。
第二个机会:缩量市场里,“全域粉销”是破局点。现在的市场不是“增量竞争”,而是“存量争夺”。你多卖一瓶,竞争对手就少卖一瓶。这时候,谁能把用户变成“粉丝”,谁就能掌握主动权。“全域粉销”不是说要在所有渠道都做营销,而是要“哪里有用户,就去哪里做运营”:线上,通过会员小程序、社群运营,把用户沉淀下来;线下,通过门店活动、导购服务,提升用户粘性;社交端,通过KOC裂变、UGC内容,让用户帮你传播。
第三个机会:数字化时代,“bC一体化”是破局点。很多品牌现在的问题是,只关注C端消费者,或者只关注b端终端,把两者割裂开来。但实际上,b端是连接C端的“桥梁”:终端店员愿意推荐,消费者才更容易买到;消费者愿意复购,终端才愿意进货。“bC一体化”就是要打通这两者:比如,消费者扫码领红包时,终端能拿到返利;终端完成陈列任务时,品牌能给它更多C端流量支持。
这三个机会窗口,本质上都指向同一个核心:用数字化能力,把“产品力、渠道力、场景力”整合起来,最终提升“品牌力”。
在林德燊看来,要想在新的环境下为企业构建增长引擎,需要从“产品数字化、渠道数字化、场景数字化、用户数字化”四个维度入手,构建“1331”营销数字化能力。也就是聚焦1个终极目标(增长),培育3种营销思维(用户思维、数据思维、协同思维),打造3大营业销售能力(全链路连接、全渠道铺设、全场景触达),构建1个营销数字化平台。
“产品数字化”的核心就是“一物一码”,给每个产品赋予唯一的“数字身份证”。通过一物一码,能轻松实现:第一,全链路追溯,每一步都能实时监控,不怕窜货乱价;第二,数据采集,知道消费者是谁、在哪里、买了什么;第三,供销协同,经销商缺货了,系统能自动提醒补货;终端库存多了,能及时作出调整促销策略。
“渠道数字化”的核心是解决“厂商店一体化控盘”的问题。具体玩法有“开箱有礼”“搭赠返利”“新品促销预定”“Bb关联返利”等。
“场景数字化”的核心是让“终端成为品牌促销员”,提升动销。关键场景是:第一,消费者促销:可以搞“现金红包”(扫码直接领钱)、“N元换购”(扫码加几块钱换购新品)、“裂变红包”(转发好友一起领)。第二,导购推销:对于美妆、餐饮这些需要导购的行业,可以让导购扫码登记产品,消费者购买后导购能拿到佣金,这样导购更有动力推荐;第三,店铺任务:比如“陈列有礼”,终端按要求陈列产品,拍照上传系统,AI自动审核,通过后直接发红包;再比如“酒类宴席”,终端推荐消费者办宴席用酒,消费者扫码签收,终端能拿到返利。
“用户数字化”的核心是把用户变成“粉丝”,提升LTV(用户生命周期价值)。这里要用到AARRR模型:拉新,通过“一物一码”汇聚全渠道用户,比如消费者扫码进会员;促活,通过互动活动、积分福利让用户常来;留存,通过内容营销、社群运营提升用户粘性;转化,通过个性化推荐、线下引流让用户复购;推荐,通过裂变活动让用户带新用户。
除了这四个数字化,还有一个关键是“数智经营”。通过数据驾驶舱,实时监控业务数据。公司能够直接在大屏上看到产品追溯数据(库存、窜货、存货周转率)、渠道分销数据(销售目标达成、费销比)、终端动销数据(动销率、活动参与率)、用户数据(月活、LTV)。
这样,一旦某个区域的“费销比”突然升高,我们能及时查看是哪个活动导致的,要不要调整;某个终端的“动销率”下降,我们能分析是库存太多还是促销没到位,快速给出解决方案。而且,我们还能把数据推送到移动端,营业销售人员随时随地都能看数据,不用再等“月报”“季报”,决策更及时。
在最后,林德燊指出:数字化不是“大投入”的代名词,公司能够从小处着手:先给一款产品赋码,先做一个“开箱有礼”活动,先连接100个终端。
就像米多服务的很多客户,一开始只是试点“一物一码”,结果半年后终端动销率提升了20%,费用浪费减少了30%,这就是数字化的力量。
米多作为领先的营销数字化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已经服务了3000多家快消品牌,包括青岛啤酒、可口可乐、百雀羚这些头部企业。米多核心优势,不是有多么先进的技术,而是能把“技术”和“快消业务”深度结合。米多知道经销商关心什么,知道终端要说明,知道消费者喜欢什么,所以我们的解决方案能落地、能见效。
快消行业的黄金时代还没过去,只要用“数字化”的新工具去开启。未来,谁能打通全链路数字化,谁能把用户变成粉丝,谁能实现“厂商店共赢”,谁就能在存量市场里找到增量,在不确定性中找到确定的增长。
米多公司成立于2014年,是国内领先的营销数字化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在营销领域致力于以企业业务能力(EBC)为核心,构建基于“立体连接、数据共通、流量共享、全景共鸣、全域赋能、全链共赢”的产业互联网营销服务平台,赋能企业通过“网络协同”和“数据智能”双螺旋引擎,用数字化驱动业务增长。累计服务酒类行业、快消行业、日化家清行业、化工建材行业、茶叶行业等品牌类企业逾3000家,包括茅台、可口可乐、宝洁、高露洁、维达、立白、雪花啤酒、劲牌、绿箭、嘉士伯、美涂士、华新集团等。